中科大+比亚迪无为弗迪: 信息学院深化校校、校企合作
为了推进东阳人大会主题精神,进一步拓宽学科建设视野、推进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10月16日至17日,信息学院院长潘瑞芳、党总支书记康鲜菜、副院长赵永晖,新媒体系主任江兴方教授、办公室主任蒋莉老师组成考察团,先后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为弗迪电池公司”)开展考察学习与交流合作活动,为学院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校企协同注入新动能。
校校交流:对话乡贤学者,探寻科技与文化融合新路径
10月16日,考察团首站抵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该校新媒体研究院、科技传播系周荣庭教授展开深度交流。作为东阳籍乡贤,周荣庭教授始终怀揣深厚的家乡情怀,长期关注东阳地方发展与信息学院的建设,此次交流也为两地、两校搭建了优质的学术与资源对接桥梁。


交流中,周荣庭教授详细介绍了中科大新媒体研究院及科技传播系的学科布局、科研方向与成果转化路径。他重点围绕“科技+文化”融合创新主题,分享了团队如何利用AR(增强现实)、沉浸式技术、VR(虚拟现实)等前沿信息技术,赋能文化内容创作与传播的实践经验。“技术是手段,文化是内核,只有让前沿科技与优质文化深度结合,才能打造出有温度、有影响力的作品。”周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展开讲解 ——从展现学科特色的沉浸式视频到科普领域标杆之作《美丽科学》,再到现象级纪录片《风味人间》中的技术赋能(通过VR、微距摄影等技术呈现美食背后的文化与自然脉络),以及文旅融合项目《湘见・沱江》(利用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深度感受地域文化魅力)等,每一个案例都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文化传播”的创新思路。
潘瑞芳院长代表考察团对周荣庭教授的热情分享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信息学院新媒体系各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学院在服务东阳地方产业(如木雕红木数字化、影视产业信息化)中的探索与需求。双方围绕学科建设方向、课程体系优化、思政项目、科研项目合作(如联合开展“东阳传统工艺数字化保护”研究)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周荣庭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为学院发展提出多项建设性建议,并表示将持续关注家乡院校发展,推动中科大相关资源与信息学院的对接合作。
校企对接:聚焦就业实习,推进产教融合落地见效
10月17日,考察团一行转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聚焦毕业生实习就业、校企合作等核心议题,与公司人事部负责人展开务实交流。


比亚迪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作为比亚迪集团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重要布局,在电池研发、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等方面拥有雄厚实力,同时对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与信息学院的学科专业高度契合。交流中,公司人事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规模、核心业务、人才培养体系及部分招聘计划,重点说明实习岗位的设置方向(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数据监测与分析、设备运维等)、实习周期与考核机制,并表达了与信息学院建立长期合作的意愿,希望通过定制化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等方式,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加入。
此次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是信息学院主动“走出去”对接优质资源、服务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与中科大的校校交流,学院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文化”的学科创新方向;通过与比亚迪无为弗迪电池公司的校企对接,为毕业生实习就业与产教融合搭建了新通道。下一步,信息学院将持续跟进各项合作事宜,将考察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